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人物

巴中青诚口腔医院院长张青松:妙手回春施仁术 大医精诚照丹心

来源:巴中新闻网 赵勇灵 2020-07-31 17:35

  张青松为患者就诊

  巴中新闻网7月31日讯(赵勇灵)“作为一名口腔医生,让每位患者拥有一口好牙,是我一生的不懈追求。”张青松如是说。每逢节假日,人们或逛街购物,或游山玩水,其乐融融。而对张青松来说,却比平时尤显繁忙得多。每天,都有趁着节假日特意从成都、重庆以及巴中各县区来找他的患者上门求医。

  张青松,中共党员,大专学历,党支部书记、院长,市七、八、九次党代表,巴州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。长期从事口腔专业临床工作,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,并多次在市卫生系统立功嘉奖,多次获得“岗位标兵”,“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退役不退色,深怀善念,从医路上话初心

  1999年,张青松怀着青春梦想步入军营,由于热爱医学凭着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一名军医。退伍后,他始终牢记誓言,把在部队中的良好作风带到社会实践中去,把自己医学所长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的事业中去。为实现自身价值,2003年7月从部队退役选择自主创业,成立巴中青诚口腔医院。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,一步一个新台阶,一年一个大变化,逐步成为全市同行中的佼佼者。

  “我虽然光荣退役了,但党性原则不能退,在从医路上要始终深怀善念,践行初心。”作为医院党支部书记的张青松提出,围绕中心抓党建才有生命力,立足业务抓党建才有向心力,瞄准发展抓党建才有凝聚力。他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,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医疗、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,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,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和市社会组织党委“双创”建设要求,2018年11月底完成了医院教工党支部调整设置,率先完成了“双带头人”建设任务,这为党建与业务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。同时,在人才引进、职称晋升、评奖评优、考核推荐等事项上,将政治把关前移至党支部,由党支部先提出意见、做好审核、把好关口。

  赠送口腔免费治疗卡

  俗话说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,牙疼给每位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刻骨铭心的。回忆起当初学医的经历,张青松十分感慨。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也大大增强,关注口腔问题的人越来越多,口腔医学发展大有可为。现在看来,当时选择这个专业确实挺有眼光的。” 张青松调侃道。

  口腔专业分类有很多,从医22年来,张青松将口腔整个专业进行了系统性地学习,最后选择专攻“人工牙种植手术”。他先后到华西医院和成都口腔种植中心医院进修,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及研讨班,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。这一系列的学习不仅使张青松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,更重要的是让他在临床运用之中得心应手。

  近年来。张青松先后荣获“市卫生行业青年技术标兵”、“巴中名医”、 巴中首届卫生贡献奖“优秀医生”等荣誉。

  退役不退情,践行医道,妙手丹心施仁术

  创业伊始,张青松就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,退役不能退情,与人民群众、与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感情,践行医道,巧施仁术。他要求每名员工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,以“重质量、讲诚信”的口碑取信于患者。

  办院之初,他们就确立了“头5年为起步打基础阶段、再5年要跨越一个大台阶,创立品牌、连锁经营,做大做强”的目标。多年来,利用业余时间,他撰写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,获巴中市科技进步奖一项,全市率先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0余项,成为口腔正畸专业的学科带头人,他所积累的临床经验,矫治病例的数量,质量以及技术难度,在全省同行中出类拔萃,首屈一指。从医近20年来,他亲手接诊的患者达4万余人。

  在行医过程中,他事事替患者着想,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让患者多花。把每一位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,有的病人不明白该镶什么材料的牙,提出多花钱镶好牙的要求,每当这时,他就会给病人讲清道理,告诉患者多花钱镶好牙不一定适合本人的病情,根据病情镶上普通牙维持就可以了。患者明白道理后都非常感谢,“放着钱不赚,现在这样的医院和医生太少了。”

  牙是人的“门面”。口腔科医生没有外科医生的惊心动魄,没有中医医生的望闻问切,也没有内科医生的包罗万象,却可以为患者解除难言的痛苦。经过牙医的完善诊治后可使患牙继续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,绽放出美丽灿烂的笑容。

  在口腔顽疾治疗方面,张青松有一套“秘方”。23岁的任女士患有甲状腺肿、癫痫、甲减,近年来,随着病情的发展,一口牙齿已全部丧失功能,硬靠牙龈“磨”食物,软米饭泡清汤是她每日饮食的标配。而且其父母没有经济来源,一家人仅靠低保维持生活。了解到张青松有一套“独门秘籍”,巴州区妇联工作人员找到了张青松,他第一时间就表示,要给任女士进行全免费的治疗,为她尽快修复一口好牙,圆她实现有新牙吃饭的愿望。耗时半年,顺利完成整个种植修复治疗过程后,任女士看着自己的一口新牙,非常高兴,专门手捧一面写着“医德高尚医术精湛”的锦旗,来到医院,再三感谢张青松的精心治疗。

  张青松把自己当成患者的参谋,这使得他成为了许多患者的贴心人,有很多患者做了治疗非常满意,家人、朋友口口相传,成了他的“铁杆粉丝”。

  退役不退志,岐黄传承,门下桃李吐芬芳

  “医学没有彼岸,传承没有尽头。”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他从医三十载,牢记“大医精诚”古训,秉承杏林遗风,对医技精益求精,对患者始终保持满腔热情。多年来,张青松作为学科带头人,门下“桃李芬芳”。他通过开展技术“传帮带”,为医院的实习生和进修生灌输新的理念,传授新的技术。每年抽调业务骨干40余名送往华西、北医、及德国、韩国、迪拜、泰国等地学习与培训,引进国际国内牙科高端技术。

  今年2月下旬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张青松处变不惊,沉着迎战,奏响了一曲抗疫凯歌。在支部大会上,他率先请战:“我是院长,我带队,我先上!”主动请缨要求首批奔赴湖北。在他的影响下,全院职工纷纷向党支部和医院办公室递交了近百封“请战书”,要求到抗疫一线去。

  医务人员为患者检查

  “他教我专业技术,更教我如何做一名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,能有这样的老师,我很幸运。”一名来自外省的进修医生告诉笔者。今年3月,他通过朋友介绍,慕名到口腔医院进修。张青松耐心细致的教导,让他在口腔种植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上获益匪浅,现在已能单独开展一些简单的种植手术了。“我带的学生个个都十分勤勉、敬业,技术有专长,能独当一面。有一部分学生已在业界内小有名气。”张青松自豪地说。

  “急病人之所急,想病人之所想。”他深知,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召唤,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一切就是一名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,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。他提出“带着感情进病房,想着农民开处方”的服务理念,开展“零距离沟通”、“亲情化服务”的人性化服务。在医院开会时他经常说:“对于我们医务人员,面对患者也就是面对弱者,要进行换位思考,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,要以关怀式语言接触病人,人性化服务渗透医疗,尤其面对的大多数是不大富裕的农村患者,我们更要一视同仁,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”。

  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,张青松把医患沟通当作临床一线的重点工作来抓,为医务人员订阅书籍,邀请专家来院讲课,组织职工收看沟通方面录像片,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。他自己也积极与患者沟通,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揭示病情,制定出经济可行的诊疗方案,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。一次,一名身患重病的外地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,因为病情比较复杂,经多次转诊、转院都未能确诊,大量的检查费用为病人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。张青松得知情况后,通过详细的沟通,研究国内外类似病例,翻阅书本、上网查找资料,最终确定了病因,为患者及家属节省了近千元的检查费用,避免了重复检查。

  “怀善念,行医道,传承岐黄;具爱心,施仁术,救死扶伤。医道深奥,非博学不能明其理;医术精微,惟临证尚可有心悟。”这是张青松的座右铭,也是他给学生的教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