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县区 >> 平昌县

平昌全域旅游打造脱贫攻坚绿色引擎

来源:巴中日报 李帜 杨海波 2019-06-28 09:39

  6月26日一早,平昌县板庙镇白石村村民杨春就接到了订房电话,他开办的“桃花谷”民宿被要来采风的摄影爱好者预订一空。杨春乐呵呵地说:“周末节假日,几间客房总是住得满满的。”
  白石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。偏远山村的住房能搞经营有收入,这得益于平昌县实施的大旅游扶贫工程。近年来,平昌县秉持“全域旅游”的理念,在“龙头带动、市场运作、精细管理、立体营销”上着力,打造脱贫攻坚绿色引擎,扮靓了乡村,做活了经济,富裕了百姓,成功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、全省乡村旅游强县和旅游扶贫示范区。
  全域旅游
  扮靓乡村颜值
  沿着石垭乡柳树店至邱家镇朱家湾洁净宽敞的沥青路前行,走进云台镇龙尾村,一座座富有川东北特色的传统院落和“乡间别墅”点缀在青山绿水间……
  “环境变美了,村里还有休闲广场、文化屋等。连户路通了,小车可以直接开到门口。”谈起村子近些年的变化,村民蔡贵宗乐得合不拢嘴。因四面都是崖,以前的龙尾村很闭塞,公路不通、产业全无,这里的年轻人要想改变家庭处境,只好出去务工,一度时间,360多户900多人的龙尾村,有700多人去外面务工、购房,这让不少村民担心:龙尾村会不会消失?让龙尾村焕发生机的是平昌县乡村旅游的发展,修通了柳朱公路,村子里种起3700亩茶,茶旅融合发展森林康养产业,以龙尾村为核心建成三十二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龙尾村获评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。
  同龙尾村的发展一样,白衣镇蒿坪村利用禅林—皇家山旅游通道,打造乡村旅游节点,建成“巴山新居”聚居点,水、电、信息及医疗卫生、便民店等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配套齐全。
  “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!”平昌县旅游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范涛介绍,平昌县坚持把城镇当景区打造,把新村当景点打造,把道路当旅游走廊打造,围绕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,以民俗文化为内核、以巴山新居为节点、以生态体验农业为纽带,成功打造出7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。围绕景区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网络,实施乡村路水电通讯四网提升行动和旅游六要素改造工程,新建乡村道路2750公里、景区车行道和游步道220公里,建成乡村旅游环线客运招呼站147个、各类停车场320个;依托特色景区布局新村聚集点,以“巴山新居”工程为抓手,对传统院落进行保护性修缮,建成20个中心村、463个聚居点,改造农村危旧房7.21万户。特色景区与“幸福美丽新村”建设有机结合,有力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。
  以旅兴业
  丰富农村业态
  房子均为三层高,是欧式风貌,明快的黄、蓝等颜色灰泥抹墙,拱门石柱尖顶、路灯复古、街面宽敞整洁……走进大石童话小镇,很难想象这里不久前还是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。
  “贫困村发展要有新模式。”谈起当初为何要打造“童话小镇”,板庙镇镇长邹亚平这样说,“位于三十二梁和白衣古镇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之间,省道101线穿村而过,到巴达高速平昌东出口、青凤高速出口均约15公里,这让一心想寻求发展的大石村找到了产业发展方向。我们考察了一下,整个川东北几乎没有按照欧式风格打造的乡村。县旅游、规划等部门都进行过调研,打造这样的‘童话小镇’发展乡村旅游很有发展潜力。”开园一年多来,大石村的热闹印证了邹亚平当初的话——节假日期间,大石村日均游客上千人。
  “乡村旅游的发展,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老百姓。”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希军说,他利用家里风貌改造后的房子办起火锅店,生意红火。同杨希军家的情形一样,大石童话小镇家家户户都各自兴起了农家乐、小卖部、小吃摊、租车铺等新业态。据了解,大石童话小镇融合邻近的5000亩海升蓝莓庄园、1000亩桃李园等,产旅融合,正积极争创平昌县第8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“创建成功了,我们的日子会更有奔头!”杨希军说。
  同大石童话小镇发展起众多新业态一样,围绕“吃住行游购娱”“商养学闲情奇”旅游全要素保障兴起了丰富的服务业态,平昌县发展星级农家乐、乡村酒店、特色民宿300余家,建成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等研学旅行示范基地3个、鹿鸣嘶峰寨等自驾游营地2个。在特色景区和驷马─得胜─五木─灵山─元山、双滩库区─喜神─牛角坑─三十二梁、白衣古镇─皇家山─友谊水库三条乡村旅游环线,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6个、示范村15个,成立各类旅游合作社59家,旅游商会8家,辐射带动周边沿线35个乡镇、43个贫困村、建档立卡贫困户4700多户、160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脱贫增收。2018年,全县共接待游客634.52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54.51亿元,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。(李帜 杨海波)
  原标题:靓了乡村 活了经济 富了百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