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要闻

巴中“一六六一”机制蹚出脱贫奔康新路子

来源:巴中日报 严波 2021-05-11 14:48

 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,无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还是推进富民产业发展,都始终离不开财力的支持。近年来,我市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实践总结出了“一六六一”推进机制,有效解决投入资金不足、使用不精准、效益发挥不好等问题,成功实现5区县全部摘帽、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。全市累计减贫49.9万人,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,蹚出了一条脱贫奔康新路子。

  一路

  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精准扶贫路子

  六改

  转变“六种”政府投资使用方式

  改“普雨漫灌”为“精准滴灌”

  改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

  改直接投入为周转使用

  改政府扶持为资金互助

  改财政资金为扶贫基金

  改无偿使用为股权合作

  六新

  创新“六大”投入机制

  创新市场投入

  创新金融投入

  创新土地资源利用

  创新社会投入

  创新群众投入

  创新科技投入

  一保

  完善一套有效的资金监管保障体系

  坚持“四个公开”

  加强“三项跟踪”

  建立“四本台账”

  逗硬“五种问责”

  精准施策 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精准扶贫路子

  农忙时节,53岁的巴州区鼎山镇高坪村脱贫户钟华英格外忙碌,由于丈夫身体不便,她独自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,但无论是喂养100多鸡鸭还是管理近2亩的柑橘园,或者是即将要栽种的5亩水稻,她都有条不紊且充满期待,“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没一点问题。”

  时间退回到2014年。当年,钟华英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针对缺资金的症结,作为帮扶单位的巴州区统计局立即通过产业扶持资金、产业到户补助资金、万元增收补助资金等项目,迅速帮助其发展产业。钟华英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她像学生一样做好笔记,回去照做发展种养产业。就在这一年,钟华英一家顺利脱贫。

  精准扶贫,要精准施策、对症下药、靶向治疗,才能扶到点上、扶到根上。近年来,我市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精准扶贫路子。

  在决策层面上确立了“统筹城乡、追赶跨越、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”总体发展要求;明晰了“统筹城乡、全域扶贫、连片推进、精准实施”扶贫开发思路;划定了“四年集中攻坚、两年巩固提升”全面奔康路线图,响亮提出创建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行区”目标。

  在战略层面上,推行“三三六六”扶贫战略。即:以农民向中心村和聚居点适度聚集、产业向规模经营聚集、土地和山林向合作经济组织及龙头企业聚集“三个聚集”为方向,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、户籍制度改革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“三项改革”为动力,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市场体系、基础设施、社会事业、管理体制“六大统筹”为路径,以巴山新居、乡村道路、产业发展、技能培训、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工程“六大扶贫工程”为抓手。

  机制虽好,重在实施。我市在区域发展上实施“1+6”连片扶贫,打破县、乡、村行政界限,把全市划分为100片,每年每区县启动实施2-3片,在片区内实施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,以巴山新居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“1+6”扶贫工程,并按照“建设一年、巩固一年、提升一年”的要求,确保片区稳定脱贫不返贫。在贫困对象上实施“五个一批”精准扶贫,配套出台了党建、交通运输等15个扶贫专项方案。

  2018年底,全市实现县(区)全部“摘帽”、699个贫困村全部“销号”目标。

  放大效益转变“六种”政府投资使用方式

  巴中集革命老区、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,欠发达、后发展,整体贫困、深度贫困、连片贫困特征明显。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,如何让投入发挥最大效益?

 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我市改“普雨漫灌”为“精准滴灌”,确保每一分财政扶贫资金用在最贫困、最需要的地方,实现项目扶贫效益最大化。对贫困村按照不低于800万元的标准适时投入;对当年拟脱贫的贫困户按照800元/人的标准进行补助,用于发展产业。

  改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。以扶贫规划为引领,推行“项目跟着规划走、资金跟着项目走、项目定在连片区”的资源整合机制,按照管理主体、管理渠道、资金用途、使用方案、审批程序“五不变”原则,整合农业、林业、国土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,集中投入扶贫开发。五年来,全市共整合各类行业扶贫资金112亿元,整合率达到50%以上。

  改直接投入为周转使用,按照“无偿资金、有偿使用、滚动发展”原则,帮扶单位为每个帮扶村建立10-2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,支持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。全市累计建立周转基金1.5亿元,主要借给贫困户发展短、平、快项目,确保基金周转期限在半年以内,发展项目在1——2年内见效。3年来,每笔基金使用5次以上,实现了5倍放大效应。

  改传统的政府扶持为资金互助。采取“财政补助、农户入社、小额借款、有偿使用、滚动发展”的模式,以村为单位建立扶贫资金互助社,为贫困户发放低利息、免担保贷款,用于发展增收产业。全市共建立互助社368个,支持8832户贫困户借款1.6亿元,贫困户按期还款率100%。

  此外,改财政资金为扶贫基金、改无偿使用为股权合作,设立中小企业发展、农业担保、精准扶贫专项发展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、补充创业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“五大基金”,与银行合作,给龙头企业、专业大户发放贷款,通过龙头企业(专业大户)+专合组织+扶贫对象等模式,带动贫困脱贫致富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、支农资金、部门帮扶资金等可整合的扶贫资金形成经营性资产,实现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。

  协同驱动创新“六大”投入机制

  今年2月,巴州区被表彰为“2020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区”,继2019年后成功蝉联该奖项。据了解,2014年以来,巴州区先后承担的27项国家、省改革试点,有21项已通过评估验收;探索的农村承包土地“三权分置”等8项改革试验成果转化为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重要文件;聚力“人”“地”“治”改革等13项经验做法收录进《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集》……一系列实践经验在全国推广。这只是我市加强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。

  自脱贫攻坚以来,我市不断创新市场投入、金融投入、土地资源利用、社会投入、群众投入和科技投入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  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,全面完成“八权一股”确权颁证,建成市、县、乡三级产权交易平台,区县建成农村产权交易、产权评估、产权收储“三中心”,并与成都农交所联网运行。探索先股后转、整村流转、产权信托流转、土地股份合作、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模式,流转林地、土地178.76万亩,带动4.6万户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,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实施“回引创业”工程,在巴中经开区建立回引创业产业园,在外出务工人员密集地开展回引投资促进活动,出台一系列鼓励回乡创业的政策措施,回引6000余名在外成功人士投资近80亿元创业。

  降低信贷门槛,创新“5221”信用评价体系,对贫困户实施信用“星级评定”,并根据评定的等级对应发放1-5万元的“双免”(免抵押、免担保)贷款。为5509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.07亿元,向241个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.48亿元。创新金融产品。与金融机构合作,开发“巴山新居贷”“特色产业贷”等十余种个性化金融产品,支持贫困户建设新居、发展产业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创新科技投入上,我市不断提升基地品质,启动实施《巴中市山地特色种业创新总体规划》《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》,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.9亿元,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实现产值50.7亿元。

  阳光运行完善一套有效的资金监管保障体系

  扶贫资金量大,涉及面广、点多、线长,监管难度大。我市完善了一套有效的资金监管保障体系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效保障。

  始终坚持“四个公开”,即评定公开、政策落实公开、项目实施公开、项目资金公开,公示到乡镇、到村、到户,广泛接受社会监督。

  加强常态监管跟踪,紧盯年度扶贫项目资金,市政府每年组织力量集中两次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检查,扶贫移民部门每月对项目资金进行一次检查,做到项目个个见面。坚持问题整改跟踪,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敦促有关单位,全面落实自纠整改,整改不达标的责任单位,在全市通报并扣减年度考核分值,有效整改率达100%。坚持绩效评估跟踪,对已经实施的项目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效益分析和评估,并对实施主体进行信用评价。

  同时,建立资金分配、项目监管责任、问题整改、项目验收绩效评估“四本台账”。对已经实施的扶贫项目实行台账管理,严格执行项目“验收制”,项目完工后,由财政、扶贫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项目检查验收小组进行验收。

  通过书面提醒、警示约谈、暂停拨付、通报批评、问责处理“五种问责”方式,防微杜渐,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,引领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致富中去,全力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。

  原标题:巴中“一六六一”机制蹚出脱贫奔康新路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