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资讯

“第一书记”熊亚军:扶贫勇当先 亲情放一边

来源:巴中新闻网 李朝维 2020-08-06 10:46

  巴中新闻网8月6日(记者 李朝维)“我不知道还要驻村多久,我只想多给乡亲们创造一些机会,让他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。”这是熊亚军写给妻子的信里的一句话。

  熊亚军,巴州区人民医院干部,2018年担任巴州区梓橦庙镇奎星楼村“第一书记”。从“治病”到“治贫”,熊亚军交出了自己的答卷。两年时间里,奎星楼村从一个基层组织涣散村蜕变为全镇绩效考核一类村,形成核桃、土蜂蜜、养殖业三大支柱产业,贫困发生率降至“零”。2020年5月,熊亚军被表彰为“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”。

  为村民发放防疫消毒用品

  “治贫”也“治病”,扶贫勇当先

  “熊书记,昨天下雨我家房子漏水了”“我想参加区里组织的残疾人就业培训”“我家的面想卖到城里去,帮我想想办法”……7月27日,记者跟随熊亚军驱车从巴中市区驱车前往奎星楼村,一路上,熊亚军的电话就没有停过。

  “村看村,户看户;群众看党员,党员看干部。习惯了,村民有大事小事都习惯找我,我也习惯了帮他们解决问题。”熊亚军笑笑说道。

  “吃早饭没得?”早上八点,抵达奎星楼村村口,贫困户陈加胜的家就在村口上。每次进村,熊亚军都要去看看陈加胜一家。陈加胜患有严重的肺病,妻子患有侏儒症,还一个8岁的女儿,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。

  熊亚军带上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上门会诊,制定治疗方案,帮他落实了低保医保兜底政策,还给陈加胜在村上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,一家人重新燃起生活希望。

  去往村委会办公室的路上,经过贫困户陈加林的家,熊亚军也是每次必看。陈加林和妻子也是双双患病,女儿原在浙江打工支撑一家。

  熊亚军动员陈加林的女儿回家,帮助申请产业扶持资金,发展农家手工面加工作坊;帮助申请小额贴息贷款,入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;还种了菜豆、玉米、油菜等经济作物,收入也增加了,信心也增强了。“下一步,想办法把手工面规模做大,卖到城里的超市去。”

  近年来,奎星楼村积极探索“业主+集体+农户622利益模式”和“以购代捐”新模式,发展集体经济,反哺贫困户和其他村民。目前,奎星楼村已经形成了核桃、土蜂蜜、养殖业三大支柱产业,种植核桃800亩,无公害蔬菜300亩,芍药400亩,联营水产30亩,种植油菜500亩,养殖山羊200头,养牛96头。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3000元增加到12000多元。

  农家手工面加工作坊

  “柔软”男子汉,亲情放一边

  “作为精准扶贫一线工作者的家属,我早已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,我的身和你站在一起。”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熊亚军总会翻看这条妻子发给他的微信。

  谈起父母妻儿,这个“80后”的汉子心里总是感到愧疚。为了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,他把原本来城里治病的母亲送回农村老家,并把辅导孩子的重担也交给了妻子。“亲情将来可以补偿,但脱贫攻坚不能等啊!”

  去年2月18日深夜十点半,熊亚军走访了一天的贫困群众,拖着疲惫的身体倒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。睡梦中,突然电话铃声响起,是妻子打来的电话,“我肚子痛得很厉害……”

  放下电话,熊亚军急忙驾车往家里赶,1个多小时的车程,10岁的女儿不停地打电话,“爸爸,快回来!”回家后,看到妻子痛得蜷缩在地上,他连忙背起妻子往医院跑,急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。

  次日凌晨6点多,一夜未合眼的熊亚军看着状态略有好转的妻子,心怀愧疚艰难启齿,“老婆,我们村脱贫攻坚已到了关键阶段,第一书记决不能脱岗。等会儿我就要回村,只有辛苦你自己了……”

  妻子望着他,眼泪花在眼眶里打转,抿着嘴委屈地说,“你先回村去忙工作吧,我自己能行。”“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我会尽心尽力照顾好家里的,你一定要轻装上阵!”

  “根,相握在地下;叶,相触在云里。当一阵风吹过,我们互相致意。”当天夜里,熊亚军收到了妻子的这条微信,禁不住热泪盈眶。

  核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