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县区 >> 巴州区

巴州区化成水库:三万民工筑水库 碧水清流润民心

来源:巴中日报 李云良 2019-07-17 09:15

  图:化成水库一角。记者 夏雨 摄
  受气候、地形因素影响,以前化成片区水旱灾害频繁,农业收成全部掌控在“老天爷”手中。
  1958年开始,三万民工历时三年,肩挑背扛,以红薯充饥,“战天斗地”筑起水库,从此实现“旱涝保收”。
  现在,水库不仅成为我市饮用水源取水点,而且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、AAAA级景区和群众休闲娱乐“打卡点”。
  三万民工战天斗地
  三年建成大水库
  微风吹来,化成水库波光粼粼。“这里以前是赵家湾村,那个时候还是一片田。”指着清澈明净的水面,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村文书王思林说。
  没修水库以前,化成片区水旱灾害频繁,人民深受其害,农业收成的命运全部掌控在“老天爷”手中。1957年9月,一场大洪水把化成片区的学校、老百姓的房子基本上淹完了、冲跑了。
  事关生存发展,兴水利、除水害,迫在眉睫。
  1958年,苦于水患的群众盼来了修建化成水库的喜讯。王思林成为当时建设者之一。
  挖泥、铲土、夯土,“当时参加建设的有三万多民工,黑压压一片。”新中国成立之初,国家穷、底子薄,使用的工具也很简陋,碾滚子、手推车、背篼儿等大件小件能用的都搬上了阵。
  好事多磨,化成水库的建设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。在物资匮乏、缺少大型机械设备的年代,水库建设者们勒紧裤腰带,不等不靠,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,迎难而上。工程可以说是红薯堆起来的。当时生活条件差,老百姓的粮食都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运,基本上是以红薯充饥。白天干、晚上干、吹风落雨都在干。“吃不饱,难免有人饿晕,醒过来继续干。”建设艰苦,劳动者们不断创新打硬仗。在当时一无资料、二无经验的情况下,他们坚持白天施工、夜里学习,不断发明和改良劳动工具、劳动方式,解决了施工机械不足的困难,减轻了劳动强度,加快了工程进度。
 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,工人们挥舞着工具,硬生生在山谷之间筑起了46米高的大坝。1960年,水库终于建成。59年来,经过多次加高、加固工程,如今的化成水库群防洪能力持续增强,总库容6565万立方米。
  民生水利接力续航
  一汪清水润民心
  “以前库区还有人采砂,水上还有乱搭建的帐篷。”一位多年在景区从事游船生意的商人回忆。
  2013年7月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将化成水库作为巴中市城市第二饮用水水源地。“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向库心侧延伸1000米以及取水口上游(含入库支沟)的全部水域为划定后的一级保护区;一级保护区外的全部水域为划定后的二级保护区。”巴中市化成水库建设管理局支部副书记张华表示,水源保护是水库工作重中之重。
  化成水库是全省水利风景区三个水生态补偿试点之一。通过水生态补偿试点这一契机,由政府对环湖群众房屋设施进行搬迁和补偿,对搬迁后的闲置土地进行绿化,以此涵养水源、修复生态。
  雨污分流,投放滤食性鱼苗……一系列措施下,库区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水质标准Ⅲ类。
  水库不仅建设好,而且做起了“水文章”。依托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和“红色”革命传统,化成水库范围内已建成廉政互动广场、廉政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。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,2016年底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。在化成水库,绿色看清水,红色传精神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巴城后花园”。
  得益于水库的美名,水库周边群众早早地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如今,有38户居民经营农家乐。加之餐饮住宿业以及周边的船舶、种养业,带动了300余名群众发展旅游产业。
  化成水库由最初的农业灌溉和防汛保安,逐渐发展成为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AAAA景区,也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。“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变化让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,尝到了甜头,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,景区的游客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,旅游业收入突破1000万元。”巴州区化成镇党委副书记官继承表示。(记者 李云良)
  原标题:三万民工筑水库 碧水清流润民心